【宿迁应急“四比四看”显担当】系列报道⑬综合协调处:深化治本攻坚 筑牢安全防线
- 发布日期:
2025-01-14 - 来源:
- 访问量:1
2024年,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综合协调处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综合监管职责,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等重点工作,切实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推动本质安全度不断提升。
一、坚持以文辅政,当好局党委的“参谋部”
一是健全安全责任体系。推动出台《市委常委会成员、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2024年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重点工作清单》《贯彻落实〈省“两办”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的若干措施〉实施方案》《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双挂钩”和领办突出问题清单暨主要部门重点任务清单》等文件,明确主体责任、推进履职尽责。二是完善安全监管网络。明确群租房、月子等新兴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牵头部门,在省内率先推动各县区(功能区)全覆盖出台社会面小场所安全监管责任分工文件,填补责任空白、堵塞监管漏洞。
二、立足标本兼治,推动安全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构建“1+9+31”治本攻坚总体框架体系,坚持小切口、抓关键,聚力实施我市治本攻坚“八大行动”和34项重点任务,全力推动重大事故隐患、重点行业领域、基层基础建设提质增效,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累计排查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160个,安全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及设备工艺5588项,开展应急演练1519次,市县主流媒体播放安全生产专题栏目203个、曝光问题1052个,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责任在肩》等警示教育片1300余场次,开展企业主要负责人“开工第一课”安全培训活动305场次。
三、抓牢重点领域,推动专项治理成果落地见效
一是开展社会面小场所安全治理。通过小场所安全治理信息系统,摸清底数、辨识风险,建立“线上+线下”问题隐患闭环排查整改机制,高质量完成8.5万家社会面小场所摸底工作,开展安全巡查16万余次,查处隐患7674处,切实保障社会面小场所安全形势稳定向好。二是推动“一件事”全链条治理。牵头制定《电动自行车安全、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安全、高层建筑消防隐患全链条治理工作方案》,组织召开专题部署推进会,推动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及“梯阻”系统建设、高层住宅消防隐患排查、使用瓶装液化气的餐饮场所“双改”、危化企业老旧装置改造等工作有序有质开展。三是开展“三类场所”共治。印发《全市“三类场所”安全隐患系统共治方案》,出台《关于明确群租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通知》,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厂中厂”、群租房、“三合一”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方案,排查摸底和清理整治“三类场所”20824户。
四、坚持强根固本,安全生产根基不断夯实
一是加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以社会面小场所治理工作为抓手,督促各地为小场所配备87875名消防安全员、4676名安全巡查员以及1035名消防指导员,强化基层巡查检查力量,健全信息共享和联合检查机制,提升基层安全监管能力。二是加强基层安全设施建设。统筹推动市级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6项安全发展强基工程和41项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建设项目,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培训提升。根据54个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组织各相关行业部门累计开展专题培训宣贯611次,组织科技、民政、资规等9个已印发较大以上风险目录的行业部门,共组织开展较大以上风险隐患目录培训51次,参与人员2180余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