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机关党建

【宿迁应急“四比四看”显担当】系列报道⑦救灾保障和调查统计处:救民于水火 助民于危难 以实际行动践行应急为民初心

  • 发布日期: 2024-12-27
  • 来源:
  • 访问量:1

今年以来,救灾保障和调查统计处勇挑重任敢担当,真抓实干善作为,在局党委坚强领导下,稳步推进“四比四看”活动,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奋力谱写防灾减灾救灾新篇章。

比担当,看干事创业精气神

新时代赋予应急人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应急人新担当。比担当,就是在干事创业的道路上,应急人以担当为帆,于困难中破浪前行,在风雨中践行初心,让每一份努力都成为照亮前行道路的光芒。一是积极组织灾情统计。今年以来,我市先后6次遭受雪灾、风雹等自然灾害的袭击,给人民群众造成较大财产损失。灾害发生后,救灾处第一时间行动起来,迅速指导全市基层信息员上报灾情,实行灾情日报告制度,建立灾害损失明细台账,形成6期《宿迁应急信息快报》。二是有效组织救灾工作。救灾保障和调查统计处积极指导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开展救灾工作,按照“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安全住所、有病能得到医治”的总要求,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在各级应急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全体救灾人员用担当和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充分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比能力,看解决问题实效性

  能力是应对挑战的关键。比能力,就是要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精准施策,以创新思维和高效行动攻坚克难。一是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全市建立了一支人数达2961人、覆盖“市-县-乡-村”4级的灾害信息员和隐患报送队伍,确保“灾害预警、应急响应、灾情收集、应急救助”明确到专人。二是落实分级培训制度。今年5月31日,抓住我市各类自然灾害高发时段,组织开展市级层面灾害信息员集中培训1次,市、县(区)、乡镇(街道)灾害信息员参训人数达130名,进一步提升队伍管理能力和调度水平。三是加强业务技能培训。邀请省、市专家围绕灾情管理及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使用、农业灾情调度与统计、地震灾害防范与地震灾情速报业务知识、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及防御知识等进行现场辅导。县、乡两级培训有序进行,全年培训104场次,4552人次受训,有效提升基层灾害信息员报灾救灾技能。四是积极组织应急演练。根据年初制定的演练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北斗天通应急救援终端应用演练,模拟在“断网、断电、断路”等极端条件和恶劣环境下,检验各地灾害信息员报送灾情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装备操作水平,检验装备运行状态,畅通信息报送渠道,为领导决策提供最为精准及时的信息支撑。



比服务,看企业群众获得感

服务是应急管理的暖心桥梁,最能体现应急管理工作的温度。比服务,就是要关注企业和群众需求,传递希望,输送关爱力量,让服务如春风化雨,润泽心田,让企业安心经营、群众舒心生活。一是组织救灾资金申领分配发放工作。妥善安排好冬春期间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根据各地受灾情况,及时申领分配2023—2024年中央和省级自然灾害救灾资金,并指导各地按照相关规定程序组织发放冬春救助资金,共计发放救助资金394万元,救助21438人,确保了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妥善保障。二是开展城乡住房救助保险服务工作。根据《宿迁市市区公共安全城乡住房救助保险实施办法》(宿应急发〔2019〕56号)文件,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减震器的作用。今年3月,重新组织市区城乡居民住房保险招投标工作,为市区城乡居民住房续保保费100.56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共产生理赔案件255起,理赔金额53.94万元,有力提高居民抵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便于群众快速恢复生产生活,消除因灾致贫、返贫现象。


比实绩,看促进发展贡献度

实绩是工作成果的体现。比实绩,就是要用数据说话,以成果为证,让每一项成绩都成为发展的基石。一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强化部门协作联动,与发改部门联合调度、密切联系,做到信息数据共享,定期开展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调查摸底,全面掌握全市救灾和物资保障工作现状。目前,市本级救灾应急物资共有6.9万件(套)、市价915.36万元。全市通过租赁、共用等方式,共建有12个救灾物资储备库、点,总面积达8320平方米,实物储备各类救灾应急物资装备13.44万件(套)。省级前置点储备应急救灾物资2897件(套)、价值180.06万元。二是争取上级资金装备支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160万元,购买多功能除雪装备,提升我市应急低温雨雪灾害处置能力,争取救援救灾物资装备135台(套),价值110.70万元,为所有乡镇和10个多灾易灾村配备卫星电话,保障特殊条件下灾情信息直达报送能力。三是强化与京东企业战略合作。充分利用京东仓储在宿优势,与北京京东世纪有限公司签订应急物资保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京东在应急物资保障方面的资源和能力纳入全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照“平时自营、急时应急”的原则,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应急物资保障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有效提升在应对全市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等突发事件中的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四是做好数据统计直报工作。每月定期督促各县区按时上报事故信息,坚持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先行填报、调查认定、信息公开、统计核销的工作要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掌握全市生产安全事故情况,深入分析安全生产形势,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和科学的决策依据。截至目前,全市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7%、6.8%,继续保持“双下降”。



下一步,救灾保障和调查统计处将继续深化“四比四看”活动,不断提高应急救灾能力,担当实干、砥砺前行,为守护群众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