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宿迁市第四期“化危为安”大讲堂活动成功举行

  • 发布日期: 2024-06-28
  • 来源:
  • 访问量:1

6月27日下午,宿迁市第四期“化危为安”大讲堂活动成功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安全环保与节能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周超应邀作专题讲座。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帆出席活动并作主持讲话。

活动围绕看安全警示片、传达事故通报、召开专题讲座、企业交流分享、开展答疑解惑等五个环节开展。市应急管理局危化处翟金宝传达了《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近期化工生产安全事故有关情况的通报》,要求参会企业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完善安全风险研判机制,坚决防范遏制事故发生。周超围绕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进行专题授课,深入浅出讲解了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的出台背景、适用范围、基本要求、处置原则,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新亚强硅化学、健谷化工、三鹏生物等3家企业主要负责人围绕本单位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制度制定、培训及下一步提升措施进行交流分享,进一步促进经验共享、互学互鉴。

李帆在主持讲话中指出

本期主题的确定,主要基于三方面因素考虑。一是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对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通过对国内307起化工和危险化学品行业事故统计发现,约12%的事故是由于异常工况处置不当引发的。对2023年全国化工事故分析显示,11起重大和较大事故中有5起与异常工况处置有关,其中3起重大事故均发生在异常工况处置期间。异常工况能否科学、有效处置,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二是贯彻上级部署的具体行动。国家和省2024年工作要点中明确要求加强化工企业异常工况处置安全风险防控,防止和减少由于处置不当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鉴于此,应急部充分吸取典型事故教训并借鉴部分中央企业做法,组织相关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有关专家编制了《化工企业生产过程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准则》,同时突出重点,分类制定了精细化工生产企业、硝酸铵生产使用企业、合成氨生产企业异常工况处置要点,对我们现有化工企业有很强的适用性和针对性。三是推动企业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准则的制定,基于307起典型化工和危化品事故中35起与异常工况相关的原因分析和统计,适用于化工企业生产运行阶段的装置开停车、非计划检维修、操作参数异常、非正常操作或设备设施故障及其他能量意外释放风险的情况,提出了及时退守到安全状态、现场处置人员最少化、全面辨识分析风险稳妥处置、有效防止能量意外释放、全局考虑统一指挥5个基本原则和19条具体要求,用以指导化工企业科学稳妥、安全规范地进行异常工况处置,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各相关企业一定要把准则真正学好、用好。

各县、区(功能区)应急管理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行政审批科室负责同志,全市72家化工(危化品)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总监共计150余人参加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