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制背景与目的
宿迁市中心城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但受季风环流和台风影响,洪涝等自然灾害易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排水系统面临更大压力,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城市内涝问题日益凸显。《宿迁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的制定,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通过科学规划和系统管理,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保障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
二、主要内容
《预案》共分为八个部分,涵盖了总则、城市概况、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和预警机制、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后期处置以及附则等内容。
(一)总则
明确了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和工作原则。《预案》依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制定,适用于宿迁市中心城区因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引发的城市内涝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原则强调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加强基层、依靠群众。
(二)城市概况
详细介绍了宿迁市中心城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排水体系、重点积水点位和易涝片区以及重点防护对象。宿迁市中心城区排水体系以中运河、古黄河、总六塘河等为界分为五大排水区,各排水区的排水路径和重点积水点位均进行了详细说明,为后续的应急响应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持。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了市防汛指挥机构、城市防汛工作组及其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指)负责组织领导全市的防汛工作,城市防汛工作组负责城区排水防涝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城管局等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开展排水防涝工作。
(四)预防和预警机制
包括预防准备、预警信息和预警信号信息发布。预防准备涉及宣传发动、预查预检、组织准备、物资准备和汛前检查等多方面工作。预警信息根据暴雨和台风的不同强度分为四级,预警信号由市气象局统一发布,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
(五)应急响应
详细规定了应急响应的分级、启动、行动、措施和等级变更等内容。应急响应分为Ⅳ、Ⅲ、Ⅱ、Ⅰ四个等级,根据雨情、水情、灾情的严重程度逐级启动。每个等级的响应行动都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具体措施,包括工程调度、管网畅通、应急抢排、重点防护对象的排涝措施以及物资调配等。
(六)应急保障
从通信与信息、抢险与救援、供电与运输、治安与医疗、物资与资金、社会动员以及宣传培训与演练等七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确保在应急响应期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七)后期处置
包括灾后救助、灾后修复和重建、灾后评估以及调查与总结。强调了灾后救助的重要性,明确了水毁工程修复和灾后重建的原则,要求对受灾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并对当年排水防涝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八)附则
对预案的管理与更新、奖励与责任追究、解释部门和实施时间进行了说明。《预案》由城市防汛工作组办公室负责制订和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更新。
三、发布时间及形式
本文件由市安委办发文,以主动公开的形式,于2025年4月8日印发。